又告一個新段落。
每次要離開法國就好像生離死別一樣誇張的不捨,也許一直都只是個愛上法國的城鄉久的異鄉人,愛到不小心自我催眠,卻往往必須在某些時刻一巴掌打醒自己只不過是個酒鄉流浪女。於是決定在回台灣前的最後兩週來個retro之旅。
把兩年來狂奔踩踏過的產區設下幾個地標,從住了一年半卻有像一世紀的情感,奢侈的滿足對葡萄酒有著狂熱的人的將近500天的日常的「波爾多(Bordeaux)」出發,帶著行囊開著車穿梭至少1600多公里(不包含到達每個地標內部的行駛距離和迷路)。唯有開胃菜是一直很想去探探卻還沒去過的美麗山城「卡爾卡松(Carcasonne)」,最後時間不夠沒去成香檳區,沒關係,I’ll be back in France!
途徑:卡爾卡松Carcasonne—蒙玻里埃Montpelier(Languedoc)—亞維農Avignon(Châteauneuf-du-Pape,普羅旺斯Saint Rémy de Provence)—里昂(Côte Rotie, Hermitage)—羅亞爾河東(Sancerre)—勃根地(Beaune,Chablis)
終點:巴黎Paris
第一站:Carcasonne
雖說是回顧之旅,基於路線考量,以及早就想來這裡卻沒來成,於是決定卡爾卡松設為我法國學酒生涯結束,跟法國十八相送的第一個地標,轉換一下再正式開始回顧。
很美,很寧靜,很慶幸瘋狂旅行前先到了這裡沈澱一下的充電站。
可惜,她的美少了單眼相機怎麼拍都無法複製映入眼簾的美感,
也讓我決定回台灣趕快換照相功能媲美單眼的手機。
沒有想要卡卡松給我什麼很炫目的東西,或是酒。也沒想浪費錢到這裡吃
米其林。
放空, 就是最好療癒的禮物。
在山城散步,享受夕陽和晚餐與夜景之後回到B&B,
還是很奢侈的喝到了勃根地夢幻女釀酒師Cécile Tremblay的
Morey Saint Denis,流浪第一晚的驚喜小禮物,Thanks you!!!

第二站:Montpellier
到達的時候, B&B check in完,飢腸轆轆的直奔市區,電車到站後再散步一段路到了當地朋友推薦的小酒吧「Glouglou」,有迷你「Aux Quatre Coins Du Vin(波爾多指標性葡萄酒吧,被選為法國年度最佳酒吧)」的感覺,concept是侍酒機陳列在店裡讓顧客可以自由取用,需要解說時店員也會熱心的介紹酒款,幫助顧客選擇自己想喝的酒,機器上每款酒皆有三種容量可選,自己決定要一杯要倒多少的量,再點些法式的tapas當下酒菜,食材好可以吃得精緻而隨意, 內行人可以直接要來酒吧的「聖經(酒單)」點整瓶酒來享用,外帶酒通常還會主動幫客人打一個小折扣,很有人情味。
隔天,由於午後就要出發,白天再到市區的山頂,Montpellier的凱旋門附近逛逛,曬曬太陽,吃過午餐後就到朋友介紹的一家小店買酒,準備晚上到亞維儂在補喝一些Languedoc的酒練習一下,畢竟這區的酒,有名的,其他大城市見的到卻不一定買得到,而且也想嚐嚐看除了獨具風格的知名酒莊外,真正道地的小酒莊的酒,這家藏身巷弄中小小的葡萄酒專賣店,據說有許多有機和自然酒可以挖寶,二話不說進去朝聖了,服務人員是個可愛又熱誠的年輕女生,相談甚歡,挑完酒後,閒話家常一下,她問我從哪來的,我說是台灣,於是馬上知道我是哪位常客介紹的,畢竟Montpellier的台灣人應該很罕見,又同是學酒的,馬上主動幫我打折,好貼心啊!(感謝大戶鋪路~)
一個人旅行,雖然有很多想嚐的酒,卻不得不節制,喝不完就太浪費了,
挑了這兩瓶,亞維儂的B&B太太人超好,所以我想我很有榮幸跟她一起分享呢~
其實在波爾多有些選酒很廣、眼光銳利的店家,似乎也有我選的這兩款,尤其是左邊的Domaine d’Aupilhac覺得分外眼熟,只是平時少對這個產區的酒有足夠的動力嘗試,選擇太多了嘛~此時此刻,懷疑自己要的是一種買土產的感覺,哈哈!
關於這次Languedoc的重點式行腳,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放空思緒,同時用來讓自己適應轉換生活中心,沈浸在充滿人情味的氛圍,瘋狂酒鄉之旅的絕佳開胃菜!